在前往的路上,採集山的翠綠和天空的藍。
在部落裡,收集長輩的微笑和古老的歌謠。
將孩子們繽紛的夢,用別於維持生計的寧靜的時間,細細描繪在寬廣的畫布上。
將彼此的生活,都染上全新的色彩。
邀請你,走入丹路,一同歌頌相遇之美好。
丹路國小位在屏東縣獅子鄉,如果沿著縱貫公路一路南下,會先抵達鄰近海邊、也是芒果產地的楓港,然後往台東方向,上小小一段山路,就會抵達丹路國小。
這一路上有楓林部落、新路部落、丹路部落、伊屯部落,都是排灣族人。丹路國小的學生,則主要來自其中的丹路部落與伊屯部落。
「丹路」原始稱為「牡丹路」,為清朝時代獅子鄉與牡丹鄉居民往返古道,日據時代初始是路名,後來改成地名為「丹路村」。
丹路這裡幾乎沒有商店,簡單的住宅區,既無招牌、也無挖掘民生慾望的廣告。一個一個的家,安靜地座落在蒼綠的山中,鄉下常見那種鐵皮屋簷的平房,低低的建築線後有晴朗無雲的藍天,被包圍在生意盎然的綠樹之間。
丹路社區
國小家長的長輩們曾受日治教育,當時除了族語,只講日語,而大部分傳統與建物都沒有能夠被留下來。下一輩則說中文,有簡單的歲時祭,很多已經不太說族語。即使有些家族仍然以傳統的命名方式,為小孩取名,也不再能夠用族語跟長輩談天,但家長們說還好,學校有教。
學校是社區的心臟。透過招募外地的志工,包含傳統月桃葉編織、木雕、烘培課程等等,除了對校內的孩子上課,也對社區婦女進行課程教學。此外,校內積極推行族語、古謠課程,程度雖大約在日常對話,但對接續丹路的生活文化卻是關鍵的一環。
丹路國小的七個好習慣
在小學階段,學校所能給予孩子,讓他們離開學校後仍能受用的,是思考的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吳明宗校長因此引入七個習慣理論,轉化成孩子們可以吸收的內容,引導大家以更有條理的方式,看待日常所面對的情境。除此之外,也帶著孩子們,每周與部落長輩共進早餐,讓早餐在吃之外,還是交流,建立起對他人的關懷與聯繫,與長輩談話,也成為孩子們認識故鄉的方式。跳出被教導的被動狀態,成為豐富他人生活的一份子。
開學典禮的時候,學校師生一起創作「七個習慣樹」。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領導者
在丹路國小,師長信任著這群孩子,引導著他們看見自己身上的能力與價值,更在107學年度轉型為實驗小學之後,帶著孩子嘗試不同的挑戰。以往丹小的畢業旅行,大多由師長組織規劃,並有家長前往同行;而今年,孩子們提出了自己對畢旅的期望,從查詢資料到決定行程都由孩子領導;更自主辦理行前的家長說明會,傳達了可以獨立自主、照顧好自己的責任感,讓家長們放寬心、好好放個假!
六年級生規劃畢業旅行,討論如何旅行開心、家長安心的雙贏思維。
獨立自主的規劃,完成了孩子們難忘的畢業旅行。
除了六年級的畢業旅行之外,本學年丹路國小的重大節日活動中,老師再次挑戰讓孩子參與活動籌備,設計了各項工作的人員招募與培訓,帶領孩子思考自己的人格特質,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導力職位與面試方式,擁有了難得的經驗。透過學習成果發表的介紹與導覽,讓參與的家長與外賓看到這群眼裡發著光的孩子,透過作品與布置,看到這段時間孩子的努力與實踐。教導主任說:「期望透過這樣的發表,讓參與的家長了解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看到多元的教學方式,將這樣的學習氛圍持續與社區做互動、產生更多良善的影響。」
學校活動中,學生扮演起主持人帶領現場歡樂的氣氛。
成果發表中,學生向家長和來賓介紹自己的學習收穫。
多元社團與部落學堂
孩子的舞台不會只有一個,抱持著這樣的相信,丹路國小招募校外志工,開設了多元領域的社團活動,期望可以啟發孩子的興趣與學習動機。社區部落裡的職人,帶著孩子進行手作與皮雕課程,用在地植物製作舒緩膏或蠟燭,有時則製作串珠手鍊、皮革錢包等,透過手作實踐孩子心中的創意。
充滿孩子靈魂的作品。
107學年,學校的古謠傳唱是由朱仁義老師帶領,讓孩子從小就沉浸在古謠的旋律中學習在地文化,歌謠則是由部落出身的南哥教學,南哥曾到外地學習吉他,他說回來,就是想要回家。古謠經過簡單的改編,配合吉他、貝斯、烏克麗麗、非洲鼓的教學,孩子們一面唱歌一面彈奏樂器,成為一支「貓頭鷹樂隊」,每逢學校活動就為大家帶來精采的演出。
孩子們在朱仁義老師的帶領下,搭配著旋律唱著跳著。
母親節活動中,貓頭鷹樂隊為大家帶來精采的演出。
一、邀請對象
1. 桌遊樂高積木志工
邀請桌遊、樂高專長的志工,透過活潑有趣的桌上遊戲,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從過程中啟發更多新的思考,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
2. 多元議題分享志工
邀請擁有豐富故事、具有專業知識、關心偏鄉教育議題的志工,來分享你的所見所聞與專業技能,讓偏鄉的孩子了解社會的多元議題(職涯探索 / 媒體識讀 / 身體界線與性別禮儀 / 長照2.0 / 原住民相關議題等)
3. 教具教室整理志工
配合校舍整理計畫,邀請具室內設計專長的志工,協助學校進行軟硬體教具整理、貨櫃屋臨時教室的佈置,一起規劃孩子的學習場域。
4. 課輔志工
二、教學時間與對象
教具教室整理、國小補救教學,預計在寒暑假執行。
誠摯邀請願意長期投入,或短期有任何想法的夥伴加入!
(其他詳細的教學對象、時間、時段皆可與學校做進一步的討論)
三、我們的回饋
1. 提供免費住宿空間。
2. 提供交通費用補助(每個月往返2次)。
3. 排灣族傳統美食吉納福。
4. 在地特色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