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翻身變新衣?在地食材,也能做出異國風味?
讓heRe wE go團隊帶著你一起實踐夢想,化不可能為可能!
heRe wE go 由兩位年輕女孩Erica蘇蘭若和Roxanna林彥妤的英文名字字首所組成,意謂著「走吧!我們來實踐夢想」。
兩人是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後Erica專心的實踐目標,經營工作室並兼任縫紉家教,期間也不斷的自我學習增加技能。Roxanna則背著7公斤的行李,用「沙發衝浪(couch surfing)」的方式認識在地、從搭便車和居民對談、以打工換宿的方式認識世界各地的職人精神。
團隊成員與仁和國小孩子們開心合照。
本專案入選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08年青年鹿樂實踐家計畫】並執行與偏鄉學校互動之服務學習實踐企劃,協助偏鄉教育發展。
在精緻飲食以及快速時尚的產業興起下,地球面臨資源浪費的問題。團隊共同的理念是讓地球一點一滴的減少負擔,透過有限的資源、環保的方式創造出屬於個人的特色物品以及使用在地化食材減少碳排放量。
團隊依照自身專長、結合在地資源,期望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和學童一起在課堂間進行創意發想、動手玩實作並且分享實用英文單字、旅外的安全概念以及淺談東西方職人精神。期許藉由營隊的短暫交流,讓孩子擁抱多元,激發日後的無限潛能。
此外團隊也期許透過這次的計畫,更加了解偏鄉地區孩童需求,在未來提供更優質的交流與分享。同時也藉此機會能親近、探索自己的鄉土文化,和孩童分享單純的喜悅、在鄉林之間放慢腳步欣賞生活。
團隊指導孩子使用編織技巧,讓舊衣呈現嶄新樣貌。
團隊於108年9月4日至6日、10月7日至18日在屏東縣仁和國小帶領課程,共分為五種主題內容,內容充分結合團員自身經驗與專長,涵括舊衣翻新、分享旅外故事、認識食材並製作餐點、讓孩子發揮想像共同創作故事、走入自然尋找材料做美勞等等,多樣化的課程結合手作,在課程結束時也與孩子共同回顧兩周的成果,為營隊畫下完美句點。
依舊「布」改其樂主題課程將會請學生帶來家中使用過的舊衣做為素材,重新製作為新的衣服。結合Erica參加「愛地球舊衣改造服裝設計大賽」的經驗,運用簡易縫紉技巧教局部的衣物拼湊成錢包或束口袋。
孩子用布染的方式,為舊衣增添新花樣。
歐!美好「食」光課程除了邀請孩子們用季節食材製作餐點外,同時也教導孩子們碳足跡的概念,讓孩子在品嘗美食之餘也能一起愛地球,更藉由手做課程培養團隊合作的默契。
孩子們賣力的篩麵粉。
落花有「藝」主題課程邀請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用習以為常的元素如落葉、花朵等,加上壓克力顏料及粉彩筆,做出美麗的作品,生活中的美就是這樣的唾手可得。
孩子撿拾了許多落葉做為創作素材。
孩子使用落葉創作的貓咪。
團隊成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