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要放假,報警處理」11名成員來自中央警察大學、政治大學、世新大學、逢甲大學、臺北護理健康大學5所學校,大多數夥伴都曾擔任營隊隊輔或有課輔經驗,這次組隊是一次行動實踐,透過營隊籌備讓理念相符的他們認識了彼此,順利完成活動的他們相信這不是結束,而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
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學校,第一次組隊卻意外合拍。
過往曾參與學校的仁愛營、校外組織的品格營,當了幾次活動、營隊隊輔下來,就讀警大的Hobby心想,「或許是時候來辦一個屬於我們的營隊了!」便在射擊課等待練習的空檔,找來志同道合的夥伴Jojo、Tim和友毅,邀請Lucy加入團隊後,聯繫了鹿樂平臺媒合小校,將自己擅長的事,向孩子們分享。
「政要放假 報警處理」營隊結合了團隊成員犯罪防治、英文的專長,規劃一系列包含互動式英文、交通安全宣導、毒品防治、霸凌防治、運動傷害防治等課程,並融入在地特色,帶著孩子來上一場社區巡禮,認識在地植物,共同學習當地特色文化。
營隊設計了「Yes,sir.」手勢幫助孩子進入狀況,做動作的可愛模樣讓團隊印象深刻。
雖然只是短短5天的營隊,但團隊前前後後花上了大約2個月的時間與學校討論即調整課程內容,團隊原先僅規劃了與本科系專長相關的課程,和學校討論過後,發覺適逢寒假期間,當地家長大多在外工作無暇照顧孩子,因此加上了課輔時間,協助孩子完成寒假作業,鳳仁國小的陳秋英組長便表示:「這樣的做法讓家長對營隊有更深厚的認同感,很感謝同學的到來」,而這段時間的相處也讓雙方在離別時更顯依依不捨。
一對一的課輔,幫助孩子完成寒假作業。
當被問到團隊成員的組成及成立的緣由,Lucy說,自己求學過程中,受到許多人的幫助,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希望能付出點心力,其他成員也都有營隊、課輔相關經驗,希望能在這樣的基礎下,執行一個屬於自己的營隊,將自己會的事物,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分和孩子分享,團隊成員們也在這樣的共識下,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紛紛表示團隊從來沒有吵過架,一直都能充分溝通,遇到這麼棒的團隊,真的很不容易。
關於當地,Jojo分享鳳仁國小其實因為所在地交通相對便利,資源、設備上並不至於匱乏,但當地居民工作多在外地,孩子們的生活主要都在家裡和學校,也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團隊每每在一早拉開學校鐵門時,便會看到一群孩子衝進門,滿心期待見到遠道而來的大哥哥、大姐姐。
課程部分結合團隊專長,師長一句「一切的犯罪防治,從教育階段著手最好!」讓主修犯罪防治的Tim、Hobby、友毅下定決心實踐理想,和團隊規劃結合行動劇的教學模式深受孩子喜愛,還會在霸凌防治課程結束後,對他們說,劇中角色應該要同理心,這樣太壞了!可愛的舉動,讓團隊會心一笑。
團隊成員示範運動傷害的防治的作法。
霸凌防治結合行動劇,引起孩子思索討論的動機。
到教育現場走過一遭,主修英文的Joyce表示,有位孩子一開始ABC都分不太清楚,一步步教他分辨,到後來終於有能力答題,這過程讓他很有成就感,未來會將教育納入人生規劃的方向,Lucy則分享「教育要長期投注,他們可能不會記得我們,但如果可以讓他們有一些正向啟蒙,就很棒了!」
孩子熱烈參與課程。